创意时装演绎“大块头传奇”
时间:2010-02-26 10:24:15 浏览数:
在今年的伦敦时装周上,T型台上出现了一些身材丰满健康的模特,一些当红超模也开始改变观点。无论是通过身体,还是时装的方式来演绎“大块头时髦”,无疑都极具创意,可以预见一个审美被颠覆的时代的来临。在未来,肥胖并非是新的标准,对身体的自然主义态度才是新的时髦。
Bruce Weber替《W》杂志掌镜了一组“大象时尚”
老Karl当年为了把自己塞进Dior Homme外套疯狂减肥
多年前,Karl Lagerfeld曾宣称:“时装是为48号(男装)以下的人准备的。”一棍子把长得粗壮的男女通通打入土得掉渣、永世不能超生的地狱。然而比较滑稽的是,Karl Lagerfeld最近又一手推翻了当初的言论,把镜头对准了Miss Dirty Martini,让这个擅长滑稽表演的脱衣舞娘,穿着Chanel的时装,登上了《V》杂志的“尺码专刊”(Size Issue)。同期杂志中,还呈现了一组时髦的胖姑娘。她们摆出了标准的模特姿势,让自己的游泳圈和萝卜腿在镜头前尽情表现。这一次,Karl Lagerfeld成了跟风者。早在1年前,体重超过210磅的女歌手Beth Ditto便出现在了《Love》杂志的创刊号封面上,惊起了一滩又一滩的鸥鹭。
在《V》杂志的“尺码专刊”中,肥胖成为了摄影师创意的突破口。
肥胖有其自身的审美历史。在封建时代,它是贵族的象征,尤其是丰乳肥臀的女性,代表了旺盛的生殖力;然而,它在现代社会中,则成了四体不勤,生活不健康的隐喻。将身体强化为道德品质的外在标志向来是西方文化的特点,也是西方式理性的体现。西人认为,只有少数的精英才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节制的能力。君不见,基督耶稣在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从未以肥胖的面目出现。老Karl当年为了把自己塞进Dior Homme外套疯狂减肥的举动,确实让人钦佩,至少体现了这个古稀老人的自制力,堪为意志的胜利。但在理性的光辉下,压迫行为无所不在。他当年义无反顾地拥抱骨感美学的言论有一箩筐,句句充满了独裁者的味道,却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。包括设计师Alber Elbaz、Alexander McQueen、Micheal Kors在内,都没有与他舌战。以上几个英文人名,通通是时尚界最著名的胖子!
设计师Karl Lagerfeld与Alber Elbaz是骨感与肥胖两个极端的代表。
如果深挖历史,你会发现有个更为极端地仇恨胖子的德国人——阿道夫-希特勒。他认为犹太人都是些因长期盘桓于账房而缺乏锻炼的胖子。因此,一方面,他展开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行动;另一方面,也在德意志民族内部推行古希腊式的健美身材。如果让Karl Lagerfeld执政,估计是人类的另一个悲剧。Alber Elbaz和Micheal Kors的缄默完全可以理解,他们都是犹太人。记得小胖子Alber Elbaz这两年还在对记者说:“我最大的幻想,就是变成皮包骨。”
“我最大的幻想,就是变成皮包骨。”
没有人天生便拥有姣好的身材,无论是男性健身,还是女性节食,或是别的什么依靠外在的方式来完成自我对身体的设计,其成就感均来自于自我克制?净化?肉体痛苦?对肉体的异化感以及支配感?然而,这对女性获取社会平等权,毫无帮助。女演员潘迎紫当年出演电视剧《武则天》,意识到太过羸弱的身体,在演绎武则天的威严形象时,毫无说服力,连龙袍都撑不起来。在这个例子中,并没有强调对身体的放任自流是女性拥有社会权力的前提,只不过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,骨感美学确实是男权强加于社会的审美规范。
“如果你是胖子,那意味着你得足够有创意。”
伦敦时装周崇尚“杨贵妃”
在认清了骨感美学的暴力性和权力机制后,是时候来重新审视肥胖。在《V》杂志的“尺码专刊”里,另一组“大块头时髦”照片,由挪威前卫时尚摄影师Solve Sundsbo主理,他说:“我很喜欢这次特别的表现美丽和性感的机会,能跳脱出庸常的狭隘定义。”他将之视为创意的突破口。而Beth Ditto在接受《时代》周刊采访时所说的话,更明确:“如果你是胖子,那意味着你得足够有创意。”一旦人类放弃了理性对自我身体的束缚后,创意之门立刻洞开。中国俚俗里,有“丑人多作怪”一说,用积极的一面去解读,这个“作怪”难道不是创意之本吗?因此,肥胖对时装界而言,无疑是消解理性,突破局限的人间凶器。
把腰线放松,把女人的身体塑造成圆锥型
前卫的时装设计师早就开始反叛以瘦为美的时装窠臼。Cristobal Balenciaga在上世纪50年代,曾创造过非常著名的“Baby Doll”廓型,尽管那些具有雕塑感的时装仍旧是由瘦模特来演绎,却刻意把腰线放松,把女人的身体塑造成圆锥型,而不是传统的葫芦型。Martin Margiela也曾在2000年秋冬系列中,以一个加大码的系列向Baby Doll时期的Balenciaga致敬。他首先取消所有时装的收腰设计,然后再加大正常的尺码148%,挑战了传统的时尚观念。这一点,东方的设计师可能做得更彻底。Yohji Yamamoto曾坚持,自己致力于创造适合任何人的时装,不会为人千奇百怪的身材所局限。Issey Miyake则彻底反叛了西方时尚界一直坚持的“剪裁”观念,他在东方制衣传统中找到了理论根据:东方都是以布料标准尺幅为基准的,让人来适应面料,而不是让服装来适应人。
尽管Alber Elbaz坚持说自己很想减肥,却依旧造出了与众不同的Lanvin时装
尽管Alber Elbaz坚持说自己很想减肥,却依旧造出了与众不同的Lanvin时装。Lanvin的成功无疑在于将瘦弱的年轻女性和稍丰满的年长女性一视同仁。Alber认为:“我自己体重超标。所以我非常知道什么该展现出来,什么又不该展现。我很肯定,身为一个超重的设计师,与我的设计之间,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。”完全可以把这句话视作对Karl Lagerfeld式的骨感审美的还击。
无论是通过身体,还是时装的方式来演绎“大块头时髦”,无疑都极具创意,并且通过如今媒体浓墨重彩地渲染,可以预见一个审美被颠覆的时代的来临。有一条很流行的中文短信颇经典:“肥胖的人是超现实主义者,丰满的是自然主义者,浮胖松弛的人是浪漫主义者,干瘦的人是虚无主义者。”这里的重点是,肥胖并非是新的标准,对身体的自然主义态度才是新的时髦。
■——来源: 精品购物指南(北京) (本网编辑:栖凤亭)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