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养生避开6大坏习惯 帮你防止衰老加速化
时间:2010-05-06 15:18:37 浏览数:
春季慢慢的来到我们身边,女性朋友们要注意了。春季是疾病流行的高峰季节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疾病缠身。
1.一忌恋床
诚然,充足的睡眠可解除疲劳、恢复精力。但有的人错误地认为,多睡有益健康,尤其是有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,所以有的人早上一有机会就赖在床上不起来,使睡眠时间大大超过需要。这是一种不良习惯,长此以往,会有损身体健康。
而且经过一个晚上,腹中空空,已出现明显得饥饿感,这时如恋床不起,势必打乱肠胃活动规律,时间一长,胃肠粘膜将遭到损害,容易诱发胃炎、胃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。所以,必须注意睡眠时间的合理性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2.阿胶开春不宜服
像阿胶一类的“腻”性滋补品,就不提倡在春天服用了。因为春季进补的原则是以平补为主,忌大热的滋补品。春季人体脾气较弱,也就是说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,这个时候应当吃些比较清淡的食物。滋补品中,除了虫草、燕窝等比较清淡外,其他的口味都有些偏重,盲目乱补可能会引起胃胀等消化道问题。
不过现在很多阿胶都是做成阿胶片的,中间加入了芝麻和核桃,中和了阿胶本身的“腻”性。刚开春可服,阴历二月后,就别再吃了。
5.忌湿
立春后雨水增多,湿气加重,细菌、病毒容易生长和繁殖。春季养生要在防潮上下工夫。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,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。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,可避免发生湿疹。另外,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,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,并尽快将有汗溃的衣服换掉。运动后不能带着汗洗澡,以免出现汗疹或关节疼痛等病症。
6.忌酸
春天饮食应“省酸增甘”。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,若再吃酸性食物,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,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。所以,春季饮食忌“酸”,酸性食物有羊肉、狗肉、鹌鹑、炒花生、炒瓜子、海鱼、虾、螃蟹等。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,可多吃山药、春笋、菠菜、大枣、韭菜等。
早春时期:为冬春交换之时,气温仍然寒冷,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,所以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。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,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。饮食中除米面杂粮之外,可增加一些豆类、花生、乳制品等。
春季中期: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,气温骤冷骤热,变化较大,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。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,减少肉类的食用。
春季晚期:为春夏交换之时,气温偏热,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。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,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,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。
■----来源:中国食品科技网(本网编辑:栖凤亭)■